開啟副業,拒絕《不蹲不跳的人生》

拒絕《不蹲不跳的人生》

拒絕《不蹲不跳的人生》

這幾年對科技業的員工, 普遍有「悶」的感覺。對比十年前,還有Acer、Asus在市場上是個蒸蒸日上的品牌,這幾年在蘋果跟三星夾擊下,Acer/Asus這些做PC產業的品牌,已經成為上一代科技,要被寫進歷史裡。但台灣在行動通訊裡面,HTC江河日下,但沒有另一個叫得出名號的品牌。記憶體/面板/太陽能這些曾經引領一時,要成為台灣下一世代成長引擎,但整個產業不是大崩盤就是大洗牌,台灣業者通通都面臨巨大的投資虧損。台灣科技業唯一在全球的高科技市場,還有舉足輕重的發言地位,就只剩下台積電了。

對引領台灣過去三十年科技業發展的電子代工業,這是把台灣從農業轉成工業,並成為科技島的產業。但所有人也都知道,架構在以PC代工為主的電腦/筆記本/伺服器代工,隨著全球PC市場的逐漸低落,這個產業生態的火車頭已經低迷不振。而如果國際PC業品牌大廠戴爾都覺得玩不下去,要從股票公開上市改為下市,承接戴爾/HP等歐美品牌PC廠台灣代工業跟零組件業,當然毛利能有“毛三到四”就很不錯。

科技產業的演變,也不是只有一年兩年的事情,從蘋果手機開始的行動通訊革命,再到蘋果iPad推出造成PC產業的消退,這都是五年、十年以上時間了。而且放眼未來的十年,科技產業的演變主軸也很明朗,蘋果跟三星將壟斷產業,台灣的科技業僅能在巨人的腳下分一杯羹。

如果全球科技業的主軸如此,過去在微軟/Intel架構下,台灣科技業能夠佔有產業鏈製造這重要一環,但很明顯的這個代工製造角色已經慢慢退色。台灣的科技業談轉型也是談了許久,但似乎賭錯把失敗的多。

科技業員工自己轉型

如果說台灣的科技業都轉型困難,企業在這大洪流裡面都自身難保,自然對員工的福利就難以兼顧。員工眼看公司自己都轉型困難,與其期待過去已經賺很多錢的老闆(已經住在豪宅裡),能夠帶領公司轉型,不如自己先轉型比較快。《副業學校》一直在倡導上班族開啟副業,就是讓自己轉型。

這就是為何科技業員工普遍有種焦慮感,你明知這個產業發展受限,但自己過去從學校開始所受的訓練,就都是在科技領域,所懂得東西也都是科技領域。但不甘心過著溫水煮青蛙的日子,想要掙脫牢籠改變這明顯沒有未來的命運。

例如,與其豔羨大陸市場多大多好,不如就過去試試。或是人人都在說文創產業,這是未來發展趨勢,而且台灣在多元文化跟自由風氣下,已經有很好的基礎,是不是可以轉換跑道至文創產業。當然還有熱門的餐飲業,不管是王品、85度C等等,其實他們裡面的從業人員好像程度也沒科技業高,但是獲利卻很高,看來也是很適合轉換的職業。

科技業員工許多人都在想轉型,但是如果拋棄原有的一切,雖然也是小成就,總覺得不甘心如此。

「蹲下來時間」

如果你有不等公司轉型,自己轉型的想法。那麼恭喜你,至少你是有主見,想為自己未來負責的人。對這個議題,我的看法是,如果願意用一年兩年的時間,跳開原有的領域,去嘗試一個全新經驗,這是值得一試,不管你是不是降級挑戰。

我們就把這段時間,稱為「蹲下來時間」。這是讓自己為了追求另外一個發展,而願意蹲下來去虛心學習完全陌生的知識。

在這蹲下來的時間,你可能在同樣產業,但是換地點到另一個陌生地方工作(例如大陸)。你可能跳脫原來產業,徹底轉換到另一產業(例如電子業到餐飲業)。你的目的很清楚,原本的領域發展已受瓶頸,要在這蹲下來時間,為了開創另外一個可能的未來,必須像海綿般吸收一個全新領域各式各樣的知識。

降級挑戰

願意蹲下來的人,心理會很清楚,薪水的高低不是重點,真正的重點是去了解這個陌生領域。但你原本在這領域裡面並沒有任何資歷,誰會願意雇用即使在科技業十年工作經驗,但在文創業沒有任何經驗的你? 降級挑戰也就會在這時候出現,你可能會需要接受比現在更低的職級,更低的薪水,去嘗試另一個全然不同的產業工作。

看起來願意「蹲下來」的人好像吃虧了,領更少的錢做更低階職位的工作。但事實上不會如此,你降級挑戰時,你還是比在這新領域裡面,工作經驗比你少的人有優勢。

這是因為每個產業雖然有不同的專業知識,被稱為在這產業裡的know-how,但專業知識通常都是可以被訓練,但是工作的態度和技巧卻是很難訓練的。一個熟悉科技業與上下游供應商合作的專案經理,轉換到文創產業,即使一開始不懂文創產業專有名詞跟運作,但是與合作廠商嫻熟合作的技巧,待人接物專業的方式,這是完成工作更重要的能力。

專業的知識可以透過閱讀大量的書籍,跟該領域專業報導快速補足,但是負責任的工作態度和能力,卻一定是要有足夠的工作資歷才能體會跟展現。

快速累積專業知識

願意蹲下來的人,在一開始一定會吃足苦頭,最主要的時間會是花在吸收專業知識上。許多人說最好有貴人相助,我覺得99.99%的人都不會有貴人相助,與其等待那0.01%的機率,不如把自己當做貴人。

想想看你有打算轉過去的那個行業,它們現有的從業人員,是如何累積專業知識。(先不說行業裡眉角跟潛規則),基本上其一是從學校學,其二是從工作上學。學校學的東西很理論、通用性,不一定有很多實用價值,這大家都知道。所以很重要的就是從工作上學了。

而在知識爆炸的現代,好處就是已經有無數多的專業人士,把他們的專業心得寫成書,或者是大量放在網上。只要你願意去學,絕對有源源不絕的材料。

以我自己而言,在從技術背景想要轉到做銷售的生涯轉換時,對於怎麼做銷售,技巧跟術語都不懂。於是我就從美國亞馬遜書店上,搜尋經典暢銷的十本銷售書籍,你也知道當你在亞馬遜找到一本書,它會另外推薦你其它相關書籍。於是很快的就找好十本最經典的銷售書籍,一口氣買回來。

開始讀第一本,會對書裡面描述銷售的原理跟技巧全然陌生,感覺到讀起來很困難,但等到持續讀到第六本、第七本,發現內容差不多就如此了,大同小異差別在編排跟作者技巧心得不同。等把十本書讀完,我在跟別人談Sales Funnel時,大家不會發現原來我不是銷售出身。而專業知識累積足夠之後,就有許多工作的眉眉角角,這就要跟別人多學多問。

蹲下來人的優勢

只要願意蹲下來,且熬過當菜鳥那段像海綿般吸收專業知識的日子,願意蹲下來人的優勢會慢慢凸顯。

首先,你比在這行業的人懂很多不同的東西。也就是說,每個行業都有它自己的局限性,做餐飲出身的了解的就是餐飲這塊,做文創商品設計的他就懂商品設計這塊,所以他們在討論的時候,就很自然會用他熟悉領域的知識去運作。但你不同,你來自於不同領域,而且你在原本的領域裡面,也擁有多年的經驗,所以你可以引用另外一個產業,可能習以為常的作法,但很可能在新的產業就是個獨到的創見。

這就是「π 型人」,了解兩種不同專業的人。這兩種專業可能是產業知識,也可能一個是台灣市場專業,一個是大陸市場專業。這個「π 型人」概念,也就是
「降級論」裡面提到,IT從業人員降級去跟別的領域,會發現比在IT業裡面打得死去活來還比較容易。

結語

上班族們,如果你也覺得台灣產業轉型緩慢,而且在可預見的將來也看不出能有突破,與其抱怨世界對你不公,不如真的做些什麼改變,就從自己開創副業開始。

簡單來說,就是拒絕《不蹲不跳的人生》,想要跳得高,就得蹲下來。不想蹲下來,又埋怨沒法跳,問題在你自己身上,不在你公司老闆。

《多找個籃子放雞蛋》紙本實體書免費贈送 – 上班族啟動副業執行指南書

我是《副業學校》創辦人作者王明聖,我寫的《多找個籃子放雞蛋》這本副業教學書,幾個契機讓我決定自挑腰包跟出版社用作者購書免費贈送,你可以到贈書頁面領取。

免費「副業賺錢方法」影片(超過一小時)

不要錯過免費贈送完整詳盡「副業賺錢方法」影片